鶴壁新區叫響“平安建設”品牌打造幸福之城
鶴壁因“仙鶴棲于南山峭壁”的美麗傳說而得名。56年前,這里還是太行山麓的一個小集鎮。56年后,一座現代化的亮麗新城——鶴壁新區崛起在淇水之濱。56年奮斗歷程,鶴壁中心城區從偏居一隅的鶴壁集到鶴山區中山,再到山城區紅旗街,最后落腳于原??h大賚店鎮,歷經3次南遷近50公里的嬗變之旅,鶴壁的新區生機勃勃、活力迸發,由此帶動鶴壁的城市建設如鳳凰涅槃般在浴火中重生。新區先后榮獲全國平安建設先進區、全國科普示范區,河南省十佳開發區、外商投資眼中最佳投資園區、省級文明城區、省級園林城區、省級林業生態區等多項榮譽。
“路在花草間,城在森林中”的歐式風格,以及洋溢在市民臉上發自內心的笑容,成為人們對這座城市最真切的感受。
鏡頭一:幸福之城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2011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中,在首次嘗試對全國294個城市進行幸福感調查后結果顯示,鶴壁市居民幸福感排名第七。
去年建成的淇河沙灘里,如詩如畫的淇水詩苑里,游人如織。鶴壁市淇河國家濕地公園位于淇河中下游河段,總面積為4988畝,濕地面積為4065畝,已被批準開展國家級濕地公園試點建設工作。這里灰鶴、白鷺、野鴨等時時可見,成為全市乃至豫北群眾觀光休閑的好去處。
仙鶴之舞體育館,藝術館,圖書館,群眾藝術館,一個個建了起來……人們看到了從來沒有在鶴壁看到過的全國拳王爭霸賽、武林風,中國、美國、立陶宛、黑山四國籃球對抗賽在即……
淇濱區崔莊村村改居后,新社區天然氣、太陽能、寬帶、健身廣場等設施一應俱全,全村780多名適齡勞動力基本實現就業,村民們稱現如今的日子甜如蜜。淇濱區堅持精品、精細、精致的要求,對城市規劃區內的所有城中村全部進行新型社區改造。目前,王升屯、打柴口、崔莊、小辛莊、桃園等9個城中村已改造完成,村民入駐城市社區變為真正的市民。按照淇濱區新型社區建設整體規劃,今年在建的4個新型社區將全部完成建設開始搬遷入駐,并再新啟動4個新型社區建設項目。
按照城市標準規劃建設新型社區,讓農民享受到與城市居民一樣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實現農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是鶴壁市堅持城市建設本質在于惠民的最終體現。
適度的人口密度讓人們感受到的是這座城市的敞亮、休閑與輕松。全市人口160多萬人,新區40萬人,平均每平方公里1萬人左右。按照鶴壁的城市規劃,新區建設的人口密度就是要控制在每平方公里1萬人左右。這個標準是國際普遍認可的舒適密度,大于這個密度,人口過多,就會覺得城市很擁擠,感到有壓力。小于這個密度,就會缺乏生氣。
社會的和諧也讓這里居民生活得悠然自得。2012年,在全省公眾法治環境滿意度調查中我市總得分連續兩年保持全省第一;赴京非正常上訪全年為零,被評為全國、全省信訪工作先進;行政訴訟案件立案同比下降20%以上。鶴壁還是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淇濱區實現了“網格全覆蓋、工作無縫隙、服務零距離、管理無漏洞”的城市社區管理新格局,公眾安全感不斷提升。
鶴壁的新區建設,基本定位是差異化發展,不搞千城一面,不走同質化路子,要走高層次、有特色、人性化的生態之路、活力之路、幸福之路,這是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的原則。
鶴壁新區的建設發展,使鶴壁從山區走向平原、從封閉走向開放,從礦區走向宜居,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發展空間大大拓展。1992年新區開始建設至2011年的20年間,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3.8%,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7.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3.6%,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4.1%,增幅均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上。
鶴壁新區的建設發展,不僅從根本上改變了鶴壁煤城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喚起了沉寂多年的信心和開拓進取、奮起直追的精氣神,樹立了鶴壁人吃苦耐勞、干事創業的良好形象。鶴壁人因此而自豪,幸福感充盈于工作生活中,工作上追求卓越、發展上敢于爭先,成為全市人民干事創業的主旋律。
發展的道路永無止境。幸福起來的鶴壁人民沒有放棄邁向更高層次生活的追求,新一屆市委、市政府站在更高的發展起點,乘勢而上,搶抓全省糧食主產區、中原經濟區、鄭州航空港綜合試驗區建設的戰略機遇,全面謀劃,加快融入,謀劃了更加壯麗的畫卷,努力在中原經濟區建設中先行先試走在前面,以實干作風為實現中國夢、中原夢作出應有貢獻。將新區城市繼續南拓,建設130平方公里的大新區,這已經成為全市人民新的共同的奮斗目標。
鏡頭二:活力之城
鶴壁一部城市南遷史,譜寫了產業不斷轉型優化升級的壯麗篇章。從單一的煤電產業到煤電化材、食品加工、汽車零部件等特色主導產業和金屬鎂精深加工、電子信息等新興先導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產業轉型、發展、提升之旅蕩氣回腸、振奮人心。2012年,五大產業占工業經濟比重達到76.2%。鶴壁始終把創新作為加快產業轉型的不竭動力,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已經占全市工業增加值的23.8%。2012年一年時間,就新增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2家,仕佳光電子集成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通過國家評審、成為全省僅有的5家之一,中科院院士在鶴壁設立了河南省光電子技術院士工作站、全省僅有一家。
作為連接新區、淇縣的產業紐帶,鶴淇產業帶集聚效應逐漸顯現:2012年,鶴淇產業集聚區新開工和續建基礎設施項目32個,累計完成投資24.93億元;新引進和續建工業項目33個,累計完成投資23.81億元,形成了以汽車及零部件和金屬鎂精深加工兩大產業為主導,兼顧發展紡織服裝、食品加工等多個產業。
淇濱區是鶴壁市“首善之區”,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是更好地服務工業化的內在要求,也是完善城市功能、緩解能耗環境壓力的現實選擇。市、區兩級政府從比較優勢出發,明確提出要重點發展職業教育、文化、旅游、商貿物流、金融、商務、文博會展、科技服務、??漆t療等十大特色服務產業。從2008年行政區劃以來短短不到5年的時間,淇濱區三產服務業快速發展,比重達到38.5%,超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財政收入總量躍居全市第一,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3%。蘇寧電器、沃爾瑪超市、國美電器、東方銀座、重慶頤和泊邸、速八酒店、建業森林半島等一大批國際、國內知名企業入駐,形成了綜合性、輻射性非常強的現代城市商業圈。2012年底剛開通的高鐵客運站日均來往客流量達到4000人次以上?!爸袆P國際商業街作為一站式體驗式商業街區,不僅為市民提供了便利,還傳達了一種新的生活理念與價值——多業態、多功能,集購物、餐飲、娛樂、休閑、社區和商務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體驗式消費。日后必將為鶴城市民帶來更強的幸福感?!苯涗N商劉梅接受采訪時說。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城市的支撐。截至目前,鶴壁的新區基礎設施建設總投資達到100多億元,建成區面積32平方公里。僅2010年以來,就完成新建城市道路61條段60余公里、道路綠化84萬平方米,整個城市道路寬闊整潔、筆直暢達,街邊綠樹成蔭、花草相間,城市建筑特色鮮明、中西輝映。南部片區高樓聳立,產業綜合功能服務區被確定為全省30個服務業特色園區之一,全市中心商務區雛形顯現,城市市區經濟社會發展評價指數位居全省第24位,上升幅度保持在全省前列。
短短幾年的時間,昔日淇水之濱的一片曠野,正在發展成為一座規劃合理、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產業先進的現代化新城區,成為豫北地區新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聚集區。在這方面,淇濱區商務局局長楊萬洪感觸頗深:“以前我搞招商,成年累月在外面跑也見不了幾個大的客商,而現在我不用出去,每周都要接待十幾撥客商,這真是栽下梧桐樹、自有鳳凰來呀!”受到了上級領導和社會各屆的廣泛關注,每年都吸引數十萬周邊市民到此參觀游玩。來自濮陽市的周先生告述記者:“自打淇水詩苑、淇水樂園建成后,就成了我節假日休閑游玩首選之地。帶著愛人、孩子到這里個一兩天,真的很愜意、很舒服?!?/p>
鏡頭三:生態之城
由煤而立的鶴壁,早已不是原先那種灰蒙一片、高低不平、破爛落后的“煤城形象”。
2013年初河南省環保廳發布的數據顯示,鶴壁的水質、空氣質量在全省排名前列。近年來,鶴壁市單位GDP能耗下降幅度連續兩年在5%左右,名列全省第一。喜獲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等稱號。
鶴壁的生態之美,是實實在在的:
——樹之綠?,F在的鶴壁,是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人在花中行,樓在綠中坐。漫步新區街頭,仿佛置身于一個大花園,花團錦簇,移步換景,使人目不暇接。2012年底,鶴壁市森林覆蓋率、林木覆蓋率分別達到26.8%和29.2%。城市綠地率為41%,綠化覆蓋率達到44%,人均城市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4.1平方米。鶴壁市在道路綠化工作中確立了“一街一景,一路一貌”的綠化思路,以樹造景,因景配綠,見縫插綠,市區主干道基本形成了“路路樹不同,街街有特色”的綠化長廊。
——水之清。淇河是鶴壁的主要水源,被稱為“母親河”,水質長期保持一至二類水質,是中國北方唯一未被工業污染的河流。為保護淇河沿岸生態環境,2012年2月,鶴壁市成立了淇河生態保護建設領導小組,沿河各個村莊選派了淇河保護管理員,構建起了市、縣、鄉、村四級淇河生態保護建設管理體系,健全了淇河生態保護的體制機制。去年8月份還開展了新區淇河段集中整治活動,對商販攤位實行市場化經營管理,設立25個臨時經營區域;將淇水詩苑、淇水樂園由開放式管理過渡到封閉式管理,使淇河管理更加精細化。
——氣之新。鶴壁市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常年保持在330天以上。每天早上,當東方剛剛露出一抹晨曦的時候,家住新區華夏小區的趙建華老人便早早起床,與老伙計們一起散步、遛鳥。呼吸著清新的空氣,行走在寬闊的街道上,滿眼的翠綠,醉人的花香,這一切都讓趙建華感到心曠神怡。
以上都得益于近年來鶴壁市以建設國家級森林城市、生態宜居城市和豫北有特色的區域性中心城市為目標,大力度推進生態建設,形成了“點成景,線成陰,面成林,環成帶”的綠化格局。其中,沿淇河新區段建設城市開放性“一河五園”工程,總投資達9.45億元,總建設面積9700畝。目前淇河森林公園、淇水詩苑、淇水樂園已建成投入使用,其中淇水詩苑被評為河南省“十佳城市濱河景觀”,淇河濕地公園被列入國家級濕地公園試點。
碧桂園集團副總裁謝樹太說,初次到鶴壁,看到馬路寬闊,綠樹成蔭,水清草綠,生態環境很好,確實是一座非常宜居的城市,出乎意料,與想象中的煤城大不一樣。
加拿大潮商會會長、香港悅富集團董事局主席林少毅說,鶴壁的生態建設水平在中國北方城市中實屬少見。

掃一掃,關注我們